2025年4月2日,上午,在北京市东城区崇文小学举办了“叫醒春天”读书季——东城区阅读素养提升工程研讨活动。活动邀请了北京教育学院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的方麟教授,东城区教育委员会小学教育科朱艳秋老师,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培训部束旭主任,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培训部张芮老师,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研修部语文室王超男主任,以及来自东城区各个学校阅读项目负责的领导与教师。
《鲁滨逊漂流记》导读课
首先,各位领导、专家与教师聆听了六年级《鲁滨逊漂流记》与《红楼梦》的阅读展示课。随后,观看了崇文小学读书季的活动展演。展演活动丰富多彩,学生通过情景剧、相声、京韵大鼓的形式展示了学校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成果。
“叫醒春天”——读书季开幕
情景剧表演
情景剧舞蹈
相声表演
京韵大鼓表演
随后崇文小学召开专题报告会,多位教师及教育专家围绕阅读教育改革、技术应用与思政融合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分享创新实践经验。校长张艳以“融合式阅读教育改革与实践”为主题,系统介绍了学校在跨学科整合、AI赋能教学及思政课堂建设等方面的探索成果。
一、 融合式阅读:跨学科整合与思政赋能
张艳校长汇报
张艳校长指出,学校通过“融合式阅读教学模式”打破学科壁垒,将语文与科学、历史、艺术等学科结合,并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阅读体验。例如,组织学生走进红色教育基地,结合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开展综合性学习,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深化了爱国情感。
在思政课堂建设方面,学校注重挖掘教材中的红色基因,如井冈山精神、雷锋精神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张校长强调:“阅读不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价值观的塑造。”
二、AI技术助力教学创新
学校积极探索AI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推出个性化阅读推荐、智能答疑、数据驱动的阅读计划等功能,为学生提供精准学习支持。教师通过AI生成教案、整合教学素材,并借助智能批改优化教学策略。张校长坦言,尽管AI提高了教学效率,但仍需警惕其内容的局限性,避免刻板化现象。
三、结构化阅读教学实践案例
王娱老师分享
王娱老师以《火种》为例,分享了结构化阅读教学的具体方法:
课堂导入:通过悬念故事或多媒体情境(如播放《觉醒年代》片段)激发学生兴趣;
阅读指导:梳理革命历史脉络,聚焦人物精神分析(如陈独秀追求真理的故事);
课堂互动:开展角色扮演、知识竞赛和情景讨论,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革命精神;
课后实践:组织红色故事分享会、手抄报制作等活动,实现“知行合一”。
四、科学教育与文学阅读并重
宋玉老师分享
宋玉老师以“领悟科学真谛,点燃强国梦想”为主题,强调科学教育需与语文阅读结合。她推荐《国之脊梁:中国院士的科学人生百年》一书,通过钱学森、李四光等科学家的故事,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宋老师提出,阅读应注重快速提炼关键词,鼓励学生敢于质疑、积极探索,培养科学精神。
顾可一老师分享
顾可一老师则聚焦小说阅读教学,分享《小说课》的应用心得。她通过“冰山理论”分析文本潜台词,在《景阳冈武松打虎》等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细品语言细节。顾老师倡导“慢读”与情境创设,呼吁在短视频时代坚守文学深度。
曹冠楠老师分享
曹冠楠老师分享AI在基础教育赋能中的思考与感悟,她通过《人工智能如何影响教学》一书,梳理了人工智能未来在重塑教育本质、提升教学效率、有效进行课堂互动的主要主题。同时她也分享了书中使用AI帮助教师的具体做法,例如使用人工智能帮助教师撰写评语,让AI对学生作业进行反馈等。曹老师最后提倡大家要以积极的心态去创新学习,主动拥抱新时代,让AI这一工具更好的辅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五、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方麟教授分享
方麟教授以《红楼梦》教学为例,提出整本书阅读需注重宏观结构与细节解析:
前五回教学:通过神话隐喻、人物关系图谱解析奠定全书基调;
结构化工具:利用思维导图、时间轴梳理情节脉络;
教学案例:在《红岩》教学中结合人物图谱,避免单一化解读,强调作品的复杂性。
总结:多维改革推动阅读教育发展
崇文小学通过跨学科融合、技术赋能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构建了多元立体的阅读教育体系。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阅读指导,探索AI与人文教育的平衡点,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正如张艳校长所言:“教育改革没有终点,我们始终在实践与反思中前行。”
此次报告会不仅展示了崇文小学的创新成果,更是东城区阅读提升工程品质的集中体现,更为新时代阅读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路径。(高奇峰 撰)
上一条:2025年北京市中小学“数学节”开幕会“数学-创翼节” ——数学建模分会场:数模耀翱翔,沃土培新苗
下一条:中国教育学会课题开题会暨通州区支持农村阅读提升项目成果交流会圆满闭幕 |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