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下午2:00,在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中心小学举办了中国教育学会课题开题会暨通州区支持农村阅读提升项目成果交流会。本次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北京市通州区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中心小学承办。
张兆昌主任主持会议
会议由通州区教委张兆昌主持。参与本次会议的有:
现任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教材委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学前教育保教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天顺。
现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杨德军。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凯。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研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高级教师,北京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闫勇。
清华附小昌平学校副校长、江苏省高层次人才科学技术领军人物、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军
北京市第101中学教育集团资深生物教师,温泉校区生物教研组长李荣娟。
世界华语科幻星云奖获奖作家郑军。
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小学语文研究室主任、教研员、优秀教师、骨干研修员;北京市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课堂教学与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王灵梅。
北京市通州区教育委员会小教科科长。高级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翟柳英。
广东省国培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小学全学科阅读研究所所长 巴利瓦格大学中国校友会主席李林。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文摘周报》原社长兼总编辑、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监事、教育部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编修委员会成员、初中《道德与法治》分册主编王磊。
北京一零一教育集团澄清心书院负责人、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博士、河北省委省政府智库理事、中国实学研究会三实智库特邀专家、北京一零一中学教育集团政治高级教师、海淀区教育科研带头人康文中。
广东省国培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史研究》杂志副主编、音像出版社编辑制作部主任、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部副主任、《教育文摘周报》副主编、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文宝。
广东省国培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央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北京高校优秀老师、中央民族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实践基地(中心)负责人、中央民族大学“三交”史大数据中心副主任、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组委会副主任卢勇。
北京市通州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委副主任付树华。
会议伊始,由西集镇小学校长梁士发做了《书香润童心,阅读伴成长》的主题汇报,展示了西集镇中心小学2024年度阅读工作的相关开展情况。西集镇中心小学在通州区“五创行动”的引领下,分别从学生阅读活动、教师阅读能力提升、家校共育方面开展活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组织学生开展阅读征文、阅读分享、话剧表演等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并全面表彰参与活动的学生、班级、家庭。为教师搭建阅读指导能力提升平台,推送教师精品课程、优秀论文。积极做好家校共育,建立阅读存折的制度,激发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的积极性。
接着,由西集镇中心小学四二班的学生代表黄玺瑄以《我与阅读共成长》分享她对阅读的热爱和心得体会。
黄玺瑄同学自豪地介绍了自己的家庭藏书丰富,包括《中外童话故事》、《安徒生童话》、《西游记》等经典著作。她深情地说道:“每当我翻开一本书,就像开启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门,开始了奇妙的旅程。” 书籍给予了她知识与启迪,成为了她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伙伴。
她特别提到了自己对《西游记》的喜爱,这部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深深吸引着她。通过阅读,黄玺瑄同学不仅收获了知识的滋养,更在书中学会了勇气、智慧与友谊的重要性。她将书中的故事讲给家人和朋友听,使得更多的人沉浸在这份文学的魅力之中。
此外,她还积极参与了学校举办的各项读书活动,如“读书小明星评选”和“校园读书日”等,这些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她的阅读体验,也让她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书籍的力量。
黄玺瑄同学坚信,书籍将一直陪伴她的成长,成为她未来探索未知世界的忠实伙伴。她也鼓励同学们能积极参与到校园的阅读活动中来,从书中汲取知识与快乐,开启属于自己的阅读之旅。
黄玺瑄做读书分享
随后,由五1班学生带来《读中国》的班级朗诵。他们用铿锵有力的声音、深情款款的语调,将《读中国》中的诗文演绎得淋漓尽致,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朗诵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们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也锻炼了他们的集体协作能力和公开演讲技巧。
《读中国》班级朗诵
三年级学生带来《晏子使楚》的话剧表演。这场话剧不仅展示了学生们的表演才能,更是对中国古代历史故事的一次生动的现代诠释。三年级的学生们经过数月的排练,从对剧本的研究、角色的揣摩到舞台动作的设计,每一个环节都凝聚了师生们的辛勤努力和汗水。他们不仅在表演上下足了功夫,更是在服装、道具和布景上力求完美,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学生们通过精湛的演技,将晏子智斗楚王的故事情节展现得活灵活现,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赞许。此次《晏子使楚》的话剧表演是西集镇中心小学阅读教育成果的一次展示,也是学生们全面发展的一个缩影。学校将继续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让更多的孩子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华。
《晏子使楚》话剧表演
最后由五一班岳心童与她的妈妈作《亲子共沐书香,阅读点亮童年》亲子故事的分享。作为家长,岳心童妈妈深切体会到当家长和孩子共同捧起一本书时,不仅打开了知识的宝库,更是搭建了一座通往彼此心灵的桥梁。
在共读的环节中,通过陪伴孩子阅读《西游记》等经典书籍,他们发现了亲子共读产生的思维共振效应。这种多维度的对话让孩子能够关注到更多层面的问题,如经典名著中的角色成长和情感变化等复杂主题,从而加深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在共情环节中,通过阅读《窗边的小豆豆》等书籍,家长和孩子共同探讨书中的情感交流和社会关系问题。这种由阅读激发的共情力让孩子能够在生活中表现出更多的童真与孝心,如一起制作亲情手账等,将书香延伸至日常生活。
在共长的环节中,家长通过参与孩子的学习,实现了知识的反哺和自身成长。孩子提出的“如果六耳猕猴真的取代了孙悟空”的历史假设,促使家长重新思考成败的定义,增强了教育过程中的思维碰撞和引导能力。
最后岳心童妈妈以孩子笔记中的一句话作为结语“和爸爸妈妈读书时,我听见了花开的声音,看见了星星在书页间跳舞。”这句话不仅反映了亲子阅读的美好愿景,也表达了教育共同培育下每个家庭都能够体验到的成长交响。
在西集镇中心小学的阅读汇报结束后,由一零一中学澄心学院的康文中博士作与广东省国培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文宝作点评。
两位领导对西集镇中心小学在阅读方面开展的多元化活动表示赞赏,这些活动都体现了通州区“五创行动”在基层一线的实际落实情况,有利的推动了阅读工作在农村小学的开展。
随后会议进入到第二个阶段,由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李天顺主持,会议采用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的方式,对《中小学全学科阅读促进学生学习内驱力形成的研究》这一课题进行开题评议的相关工作。
会议伊始,北京教科院杨德军副院长介绍了中国教育学会对于课题开题评审的流程以及相关的要求,强调了开题评议的注意事项,从价值意义、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方法与可行性、预期成果这几个方面来综合论证课题是否符合开题要求。
随后,由课题的主负责人,广东省国培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林进行《中小学全学科阅读促进学生学习内驱力形成的研究》的详细说明。
李林院长充分介绍了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课题现阶段国内外的研究情况与趋势,对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课题的相关概念的界定。阐述课题的研究目标以及概述研究过程设计,并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规划性说明。最后李院长介绍了课题研究的组织分工与课题项目的相关保障条件。
随后,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袁利军书记、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张迪主任、广州市真光中学文伟学校周瑞贤副书记,这三位代表课题实验校为李林院长的课题陈述进行了补充发言。
袁利军书记
张迪主任
随后,进入专家审议环节,本次开题评审邀请的十位专家在专家组组长杨德军的组织下,进行了整体性评议,综合中国教育学会各项评审事宜,最终同意中小学全学科阅读促进学生学习内驱力形成的研究》课题开题。
专家组进行评议并进行说明
几位专家评议后认为:本课题以"学习内驱力"为核心研究主题开展系统性探究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尤其是在全学科阅读与学习内驱力形成机制这一研究方向上体现了较强的创新性和前瞻性。并就课题深入实施提出了如下建议:
首先,在研究目标与方向上,应着重围绕"学习内驱力"这一核心主题开展系统化探索。具体而言,要重点关注学习内驱力的形成机制、激发策略及实践路径,并结合不同学段和学科特点(特别是理科类学科)制定更具针对性的研究方案。
其次,在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建议深化对全学科阅读中学习内驱力表现形式的理论研究,注重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应用。同时,应重视收集科学家与科研工作者的访谈、日记等资料,丰富理科类阅读资源库。在实践指导层面,需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驱力评测体系,并将全学科阅读纳入课程体系建设,以此推动学生群体学习内驱力的整体提升。
再者,在教师与学生协同发展方面,要充分凸显教师在研究中的核心地位,通过强化专业培训和能力提升,为研究成果的落地实施提供坚实保障。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通过科学的阅读观引导其内驱力的发展。
最后,在结果应用与推广方面,应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形成体系化的课程、评测方法,使其不仅能够为国家教育宏观决策提供理论支撑,更能切实服务于一线教学实践。专家们建议整理形成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研究报告、体系课程或实践手册,以推动研究成果的有效推广应用。
专家组认为,本课题研究将为提升学生学习内驱力、优化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有力支撑。未来研究工作应重点围绕深化理论研究、丰富实践内容和创新方法路径三个维度展开,确保研究成果既具学术价值又富有实践意义。
随后,李院长对专家的评价与建议表示高度赞同,并表示会结合专家们的建议,更好的开展课题的相关工作。
广东省国培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卢勇代表课题承担单位作课题保障讲话,卢勇副院长坚定支持为课题的顺利实施所进行的所有必要的保障措施。
卢勇副院长作保障性讲话
会议的最后,通州区教委副主任付树华对今天的整个会议进行了总结。付主任强调阅读教育对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并详细介绍了近年来通州区内实施的“五创行动”及其成效。这些措施包括创建优化的学习环境、构建区域性品牌活动、开发阶梯式阅读提升路径、设立全学科阅读育人体系以及创新协同式阅读育人模式,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付主任还肯定了中国教育学会的《中小学全学科阅读促进学生学习内驱力形成的研究》课题的正式开题,见证本次开题活动,也对通州区在推动全学科阅读方面起到了激励作用。此外,付主任对参与课题研究的学校提出三点期望:锚定育人根本、聚焦创新实践和发挥示范作用,强调通过持续的努力推动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和质量提升。
最后,付主任感谢了所有支持通州区教育的专家、学者以及同仁们,并期待通过共同努力让更多学生从阅读中受益,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未来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付主任做总结
最后在各位课题组成员、主办单位成员、与会专家们的合影后结束。
各主要领导合影留念
上一条:中小学学科阅读与学习力关系探究
下一条:没有了 |
返回列表 |